2020粤港澳大湾区垃圾分类处理暨环卫设施展览会11月3-5日深圳国际会展中心的举办 响应国家推进垃圾分类的政策,顺应各地方对于垃圾分类设施、技术与方案的强烈要求,为绿色发展、可持续发展作贡献。展会将集中展示垃圾分类处理设施及设备行业的最新产品与技术,为相关行业企业树立品牌形象,促进贸易合作、市场开发,引领行业趋势,深入洞悉国内外垃圾分类市场未来发展新风向,为参展企业和参会客商提供一个技术交流、展示和贸易洽谈的平台。届时将有广东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、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发展局、澳门特别行政区政府民政总署管理委员会等部门,以及大湾区 9+2 城市的环卫主管部门、环卫协会相关负责人和企业代表出席典礼。
随着垃圾分类政策的不断推进,全国已经有333个地级行政单位相继出台多项政策推行垃圾分类。在整个过程中,厨余垃圾(湿垃圾)的产量超过预期,厨余垃圾怎样妥善地处理,已经成为推动生活垃圾分类工作非常重要的一环。
居民除袋投放厨余垃圾
厨余垃圾宜腐烂发臭,滋生苍蝇蟑螂、细菌病毒,容易污染周边环境。除袋投放厨余垃圾,无疑是污染环境的行为。除袋只是手段,不是目的。事实上,除袋投放仅在有督导员驻点督导的情况下,利于监管,而督导员不可能长期驻点。为了方便短期的人工驻点督导,让所有居民养成长期除袋投放厨余垃圾的习惯,既不利于公共卫生安全,也不利于居民及督导员的身体健康。厨余垃圾除袋投放,会将居民的手弄脏;会将厨余垃圾桶及分类投放点的地面弄脏。除袋投放的厨余垃圾桶肮脏、异味大,污渍干紧后还很难洗净。居民洗手、小区洗桶不但会增加社会成本,浪费宝贵水资源,还可能造成洗桶时污水无序排放;清运时污染控制难度加大,违背了“垃圾分类能美化环境”的初衷。
现在机械破袋及分拣技术非常成熟,垃圾袋破袋后还可全自动分离,对环境造成的影响可控。而且工厂的破袋及分拣成本,低于居民除袋投放产生的总成本。政府应规定厨余垃圾处理企业必须标配相关工艺及设备,取消除袋投放,以保障垃圾投放点的环境卫生。
使用可降解厨余垃圾袋连袋投放
2020年8月28日,商务部办公厅发布的《关于进一步加强商务领域塑料污染治理工作的通知》要求:在2020年底前,直辖市、省会城市、计划单列市城市建成区的商场、超市以及餐饮打包外卖服务和各类展会活动,将禁止使用不可降解塑料袋。政府强制使用的可降解塑料袋,现实状况却是叫好不叫座。因市场份额小,可降解塑料袋的成本及价格居高不下,曲高和寡。政府规定垃圾处理费随袋征收模式所用的厨余垃圾专用袋,必须使用可降解塑料袋,能促使可降解塑料制品行业的规模效应扩大、研发能力增强,则可降解塑料袋的成本及价格便能随之降低。政府带头禁塑、行业得到扶持、居民购买实惠、分类投放简便、环境减少污染,城市可持续发展,何乐不为?
垃圾分类是琐碎又长久的具体工作,分类投放的溯源管理非常重要。在驻点督导、智能桶扫码、垃圾袋编码、摄像头监控四类溯源模式中,日本一直实施的垃圾袋溯源模式,对垃圾分类工作来说效果可控;对居民来说使用方便;对政府来说前期投入低。
若超市或集贸市场的购物袋以及生鲜电商、餐饮外卖的送货袋集中购销,均为政府授权销售的厨余垃圾专用袋,既便于居民购买,又能实现一物多用、垃圾源头减量。若结合基层社会治理创新,将厨余垃圾专用袋领取作为工作抓手,搭建沟通桥梁,有助于政府深入群众,倾听民情、了解民意,从而更好的为人民服务。
值得关注的是,光降解塑料袋被掩埋或沉于水底时,无法降解;部分可降解塑料袋降解后会产生塑料微粒,这两大类别的可降解塑料制品应该禁止生产。
厨余垃圾制肥返田
厨余垃圾的处理难点是油脂及盐分。当下,居民对健康日益重视,低油低盐的饮食习惯正逐渐养成;厨余垃圾以菜叶、果皮、茶渣等无油无盐的餐前厨余居多,油脂及盐分的占比均远低于餐厨垃圾;厨余垃圾滤水投放,餐后厨余汤汁里的油脂及盐分大部分已排至家庭厨房的下水道;通过推广光盘行动,可进一步降低厨余垃圾中餐后厨余的占比,间接减少厨余垃圾的油脂及盐分;目前废油脂的分离、收集及处理技术成熟,更有小型资源化处理设备,能在社区进行源头处理。随着绿色生活的普及,厨余垃圾的处理难度将越来越小。
厨余垃圾是生活垃圾中投放频率高、经济价值低、环境污染重的垃圾,最能反映出居民的垃圾分类参与程度,以及城市的垃圾分类精细化管理水平。希望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十五次会议后,我国的厨余垃圾分类工作能再上一个新台阶!